在2021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
衷敬高
尊敬的各位老师,高三毕业班的全体同学们:
大家好!
今天,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,我们的高三全体同学圆满完成高中学业,顺利毕业了。在此,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!
铁定不变的是,每年的高考结束,我们都有一场隆重的毕业庆典要举行,出人意料的是,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在这样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与同学们见面、告别。同学们,不用我多说,你们都能明白,这种方式的庆典,它体现的是习总书记“以人民为中心”、“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”的至高思想,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追求与态度,体现的是学校对全体毕业生的关心、爱护和呵护,是母校对各位同学的一往情深。
同学们,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蔓延,已经两年有余,全球确诊人数超1.8亿,死亡人数也达388万。可喜的是,我们的国家由全球最严重地区很快得到有效控制,成了全球最安全的地方,我们的体制优势、制度优势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,国民生活、经济发展步入正常轨道,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都为之幸福和自豪!我们感恩党,感恩政府,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!作为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”为办学追求的实验师生,我们深知这种局面的来之不易,更深知我们自己的责任和使命。我们知道在百年未遇的大变革面前,如何用力、用情、用心投入到这伟大时代,98年前,在旧时代的余晖中,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说:“黄金时代,不在我们背后,乃在我们面前;不在过去,乃在将来。”这一点,我对同学们充满自信!
今天这个场合,在大家就要给高中生活画上圆满句号、迈入心仪大学的特殊时刻,作为母校的校长,想跟大家谈的一个话题是:人生不可忽视的几项基本能力。希望我们的全体同学在未来的大学生活及更远的人生未来旅途中,不断接受生活的历练,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,弃潮于时代,奋斗于人生,收获成功!收获辉煌!
一、与自己相处的能力
有人这样说过:学校教育,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是:第一,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,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。第二,制度性教育,教了你如何认识“实”,但没有教你如何认识“空”。比如对忧郁症患者,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辨别及如何对一个重症忧郁患者开药,但却无法让你看到患者比海还深、比夜还黑的内心深处,那是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探测不到的地方。一部叫《蜕变》的作品,其作者叫卡夫卡,他就用文字的X光照给了人们看,在作品中,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。文字,在这里成了心灵的X光,它照得到“实”,也照得到“空”,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主题,在这里,我想要讲的是第一个问题,即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问题。我们中的每一个人,在与大自然的和谐、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上,我们最难做到的,也许就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和谐。人生不能离群,而自修不能无独,漫漫人生路,处处时时是学问,自我观察、欣赏、沉思、体会,太重要了。同学们,你内心的一片净土只属于你,只要你建设好它,守护好它,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无法进入。曾有人面对放弃的忠告时说,我不是要改变世界,我只是不想改变自己,换个角度说,就是:你不能决定明天的太阳几点升起,但你能决定你几点起床。同学们,就要远行了,今天,我们注视着你离开的背影,我们关注你们的学业和事业,但我们更关注你们的内心,关注你们是否走在正路上,关注你们在收获各种成功与幸福的途中与自己相处的能力。祝福你们!
二、感受幸福的能力
幸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体验,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,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,是一项对幸福衡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,衣食无忧,但我们为什么不快乐?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为什么风靡全球,它反映的正是人们普遍感到不幸福、不快乐的现状。“无忧无虑的童年”更大意义上成为了一种美好的追求,很少有同学能够真正获得,为什么?因为学校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太过狭隘,几乎完全建立在考试成绩上。与此同时,学校也被同样的标准被评判,因此,同学们的健康、快乐相当程度因为成绩排名而被牺牲了。实际上,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成功的压力所裹挟,而人们内心成功的标准又往往局限在物质主义的有钱、有权、有地位上,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普遍越来越焦虑,早早地担心孩子们未来是否成功,要成功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和才能,也正因为此,你们的童年也不例外,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各种兴趣班、补习班。同学们,实验学校非常明白一个道理,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,是为学生未来幸福生活做准备的地方,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同学们健康成长而营造满意的生活,因此,实验学校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教育大旗、健全人格教育大旗和素质教育大旗,几十年如一日,坚决克服教育的短期功利现象,为同学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。同学们,你们未来的生活过得好不好,能否感受到时代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,不仅决定于你的生活状态与学习工作现状,也来源于你们丰富的内心世界。在别人看来似乎并不满意的生活,有人也许能过得很优雅,如果这样,说明他拥有一个超脱丰富的内心世界,具备一种乐观向上、热爱并追求美好事物的鲜明个性。同学们,幸福需要感受,能否感受人生的美好与生活的幸福,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。
生活是我们和你们一生都要追求的一门大学问,感受幸福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你们一生都需历练和提升的能力,在此,让我们共勉!
三、经受苦难、耐受挫折的能力
追求幸福,是每一个人的权利。人生来不是为受苦而来,但我们必须具备能吃苦,耐挫折的能力。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!
《女人香》剧末演说中有一段话,说得异常到位:“我现在已经走到人生的的十字路口,我一直知道那条路是正确的,毫不例外。我就是知道,但我从不走,为什么?因为太苦了!”正确的路往往也是最困难的路,无论什么情况,它往往都是绝对的真理。也正因为如此,印度诗人泰戈尔补充了下面几句话:你今天受的苦,吃的亏,担的责,扛的罪,忍的痛,到最后都会变成光,照亮你的路!很多人没有收获到成功,不是因为能力不行,而是因为在生活中,停止了努力。所以,“你想过普通的生活,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,你想过最好的生活,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。这个世界很公平,想要最好的,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。”这是埃隆?马斯克的著名论断。
高中三年,网络上流行一句励志的话语:争分夺秒,只为六月绽放!因为六月所绽放之花,是十年空窗的高考成功之花,高考的成功,是人生最重要的成功,是人生最美最重要的一次绽放。但是,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,一考定终生的年代早已不再,高考的成功,只决定你目前能拥有的平台,它无法决定你整个的人生和未来,未来的拼搏,未来的争分夺秒,未来的跋山涉水更重要!请你相信:星光不负赶路人!
四、独立思考、善于思考的能力
两只狼来到草原,一只狼很失落,因为它没有看见肉;另一只狼很兴奋,因为它知道,有草就有羊。前者称为视力,后者叫作眼光。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,每个人都有眼睛,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,每个人都有脑袋,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高度的智慧。
教育能改变命运吗?有人说,当然可以,比如考上名牌大学。我说,教育也许不足以改变命运,但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。改变每一个人命运的,是教育赋予他们的“智识”与能力,而非教育,尤其是学校教育本身,是一个人的思维以及他所占有的资源、努力的程度等,而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。我们学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,读了很多理论书籍,但知识的积累不一定都能成长为高度的智慧。学而不思则困,学而不思则罔,学而不思则殆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同学们,今天的毕业典礼,是一个结束,更是一个开始,欣逢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,花开正好,微风不燥,让母校的校训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”与你们同行,让母校“实验师生应有努力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追求”与你们同行,让母校老师们辛勤赋予你们的丰富知识、高强能力与美好品质与你们同行,在通往卓越的路上,我坚信,我们的2021届高三毕业生一定能扬帆远航,收获成功!
感谢大家!
祝福大家!
2021.6.25
2022届高三毕业典礼致辞
衷敬高
高三毕业班的全体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
又是一年丰收季,校园再奏毕业曲!
首先,我提议,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高三老师们,感谢他们的日夜陪伴,感谢他们的倾情付出!谢谢他们!
同时,我也提议,让我们把掌声献给我们自己,十年寒窗,终成正果,顺利毕业了!祝贺你们!
在这个毕业季里,抖音上,头条里,到处都是老师们的深情寄语,到处都是同学们的长情告白,特别感人!
在这个毕业季里,我看到了一张特殊的请假条,那是毕业班同学写给班主任的请假条,请假事由:高中毕业,走向未来。请假时间:一生,一辈子。老师号啕大哭,说:我批准了,但希望你们做到三点:善德、明智、博学!
我也看到,在今年的这个毕业季里,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讲题目是:为别人留个位置。因为,他认为,谦逊、善良、关怀他人和你的职业一样重要!
同学们,不管你们交不交请假条,但事实上的为期一生的请假已形成了客观存在,不管我批不批准你的请假条,但你很快就将被称为校友、学校也将成为你的母校的事实,谁也无法改变。
你将远走高飞,
我们原路返回!
这就是学校。
此时此刻,我也借此机会,代表学校向你们这个一辈子的长假提出三点要求,希望你们谨记和恪守。
一、以书为伴,化解人生路途中的所有迷惘与困惑。
青春作伴好读书!
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林语堂先生说:“人生在世——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,大学以为什么都懂,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,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。” 同学们,这不是绕口令,更不是语言的故弄玄虚,这是一位文学大师、思想大师的终生感悟!所谓“活到老,学到老,学不了”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。如何走出这个怪圈,以书为伴,应该是你最好的选择!
43年前的今天,我从我家乡的小县城参加完高考,独自行走在通往故乡那个小村庄的崎岖山道上,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,终于不用上学了,终于不用读书了,终于可以放下那些耗尽青春和心血的讨厌书籍了!
同学们,我不是老师眼中的差生,相反,我是老师们最关注最期待的对象,我的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落入全年级文科前三之后。在那个刚刚走出十年浩劫文革的岁月中,我们没有任何复习资料,除了教科书,当时学校从上级部门分到了二套全学科复习资料,每套六小本。学校的分配方案是:一套给各学科任课老师,一套给了我!当时三元六角线一套的复习资料,我手抄了二本,买下了四本!
天天读书,天天上学,天天做题,哪能“两看相不厌”,所以有高考后的集体撕书,有高考后的各种尽情发泄……
但我要告诉你的是,你的这一辈子都离不开书,你的这一辈子都需要书;因为:在成长成才之路上,书是最便捷、最无私的导师之一;因为:在人生最困惑、最低谷、最迷惘时,它能点亮你的心灯,照亮你的前程;因为:它可以让你走得更好、更稳、更远;它的养气正心、润德端行,它在寂寞艰辛之路上散发的果实芳香,它拥有的流淌着真善美的情,会越来越明显,越来越强大,越来越持久并且可持续!
何况,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,我们还可以通过它,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,汲取个中的各种营养,提升我们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本领,逐梦新时代,建功新征程!
二、以奋斗为友,把家国情怀带向远方,厚植心底。
《环球时报》在今年的高考前发了一个社论,其中有一段话讲得特别精彩到位:
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高考已经和青年的奋斗精神融为一体,与之相应的是那些披星戴月的晨昏,是汗水和泪水、成长与挫折,更是坚韧不拔、自律、永不言败的少年志气。同样可贵的是,中国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能守护这种奋斗的精气神……这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。” “事实上,无论什么时候,决定‘终身’的从来都不会是‘一考’,而是一个人的一以贯之保持奋斗的精神,以及把个人命运汇入更宏大叙事中的格局。考卷上的试题文字随着岁月流逝将日益模糊,但为之拼搏不懈的经历和精神将成为考生受用一生的财富。”
同学们,你们不仅经历了多年奋斗而来的高考,而且还经历了新冠疫情疯狂肆虐的近三年特殊岁月,你们以高度的韧性,与祖国人民一起,与这座城市的全体市民一起,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,全封闭46天的每个日夜,你们不懈奋斗,心无旁骛,赢得了高考。在这里,母校致敬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,更致敬于你们永远的奋斗精神!
同学们,你知道吗?
蝉要先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蛰伏三年,忍受着无尽的寂寞和孤独,努力汲取树根的营养和汁液,才能在夏天的某一个晚上爬出地面,一飞冲天。这就是“金蝉定律”,做人何尝不是如此,学习何尝不是如此,奋斗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,人世间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,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人们很难知晓的努力,而周围的人们,只能看到他光鲜的一面。同学们,希望你们都能如金蝉一般,虽孤独,但永不言弃,在孤独中积蓄能量,走过一段岁月以后,你最终会发现:原来世界会如此美丽!
三、以健全人格伴终生,不断拓展自己的格局与胸襟,揽物于怀,揽家国情怀于胸。
同学们,在未来长达一生的长假里,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,有太多的责任要尽,有太多的人生艰难险阻要克服和战胜,这就特别需要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,特别需要你有健全的人格,只有自己足够强大,诗和远方才会向你招手。在人生路途中,不管是阳光灿烂,还是聚散无常,一份好心情,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。希望你们不懈奋斗的同时,永远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,静到名利不扰,静到尘世不扰,静到己心不扰,做自己情绪的主人,让人生变得更加丰盈、厚重和博大,坦然而随性,豁达而明智,“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卷云舒”,这就是格局!这就是我希望你们要具有的格局!相信,母校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健全人格教育将为你们厚植坚定、自信、强大的功底和基础,滋润、丰富你幸福、成功的美好人生!
同学们,在这个一生的长假里,你们是为去追求诗和远方的美好未来而出发的,在未来的日子里,不管你是为学、从政、经商,还是从事其它任何职业,你们都一定不要忘了母校对你们的期望:“实验师生应有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追求”,把家国情怀带向远方,在自己的岗位上成长成才,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。无论何时,无论何地,哪怕身在异国他乡,请你一定要记住,祖国永远是你的家园,是你的大后方,母校永远是你心灵那一抹宁静的蔚蓝色港湾。
同学们,长达一生的长假开始了,愿你们:开心!快乐!健康!成功!辉煌!
2022.06.10